陶瓷营销人员安全事故案例分析与探讨
陶瓷生产企业危险源点多面广、事故多发,但陶瓷营销企业工作环境好,少有事故发生。事故发生频率低,往往更让人容易丧失警惕,一旦发生事故,则令人追悔莫及。
今天我们就以陶瓷营销企业几起典型安全事故案例,和大家探讨一下陶瓷营销企业各项活动中安全事故的预防及如何做好安全管理。
案例一 布展活动中的伤害事故
某品牌设计管理中心员工参与北京室内装饰和设计博览会布展工作,在布展所需1200*2400mm规格陶瓷薄板到货后,布展单位人员拆箱布展,该员工到包装箱前查看薄板情况时,木箱内的多块陶瓷薄板突然倾倒砸到该员工右腿,造成右踝粉碎骨折、右腓骨骨折、左足拇趾脱位、全身多处软组织损伤伴皮擦伤。
事故原因分析: 该员工展厅布展时,未能辨识新规格产品在开箱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查看大板货品时违规站在陶瓷薄板的正前方;同时,木箱内的陶瓷薄板因装卸运输等原因造成倾斜角度不足,稳定性变差;员工查看时发生瓷砖倾倒导致被砸伤。
事故预防:各品牌营销中心立即开展事故回顾安全教育,向员工通报该事故情况,并加强布展工作安全教育培训;要求并督促布展或施工单位设置安全警示标识,落实安全防护措施,进一步强化作业现场管理;持续完善、宣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各级人员安全责任意识;深入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活动,强化员工应急处置能力,提升应急救援管理水平。
【评析】
事故是一面镜子,它可以让我们发现员工的不安全行为、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管理上的缺陷,这起事故中各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缺乏安全意识是事故发生的最根本原因。
事故也是一个警钟,警示我们即使在营销工作中安全意识也不能放松,要牢记“安全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将安全融入到日常经营管理各项工作中,让我们的员工远离事故伤害,避免或减少由事故造成的各种损失。
案例二 户外拓展活动中伤害事故
某员工在销售公司组织的登山活动中,因地面湿滑摔倒落入路边排水沟导致腿部受伤,送到附近医院治疗,医院诊断为:左胫腓骨下段开放粉碎性骨折,期间病情未好转且进一步恶化,后转入市级医院继续治疗,摘除15厘米长腿骨,经过两年多治疗后康复。
事故原因分析:登山活动中的地面湿滑,该员工所穿鞋子防滑度不足;活动组织前,销售公司未进行相关安全告知或其他安全预警工作;多人参加的大型活动未准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应急管理工作不到位。
事故预防:开展大型团建活动(如户外拓展等),组织单位或部门应做好安全信息预警,提前告知活动中环境缺陷和相关安全注意事项,必要时开展相应的安全培训教育工作,提醒员工遵从工作安排及遵守安全规程,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同时,准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评析】
组织大型团建活动前,组织单位或部门首先要评估活动的安全性,选择安全性较高的活动组织开展。在制定活动方案时,要辨识活动现场风险,制定专项应急预案/措施,必要时开展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参与人员的安全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组织者要掌握必要的应急管理知识,根据应急预案严格落实各项安全安全措施,在活动过程中也要实施有效的安全监护,以降低各类活动的风险,有效预防事故发生。
案例三 出差途中自驾车交通事故
某营销中心区域经理自驾小轿车从云南大理前往德宏州芒市处理展厅建设和工程项目洽谈事宜,途中遇暴雨恶劣天气,于当晚20:00时许,与相向行驶一辆重型半挂牵引车相撞,事故造成该员工当场死亡。
事故原因分析: 半挂车行驶速度过快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同时,暴雨天气,夜间行车,驾驶员的视线受影响,路面湿滑,这些都是事故发生的不利环境因素。
事故预防:提醒员工加强车况安全检查,合理规避车辆使用过程中的各项安全风险;同时,加强公司业务员工的差旅安全、交通法规以及员工恶劣天气下(如雨天、雾天)行车注意事项等交通安全教育培训,增强员工规避安全事故隐患的能力。
【评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活动频繁,人与车、车与车之间的交通冲突机会增加,在道路交通事故中人的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有的是因机动车驾驶员的疏忽大意、违章行驶、操作失误;有的是因行人、非机动车驾驶员不遵守交通规则所致。有交通事故专业机构调查研究表明,机动车、驾驶人、道路因素导致的交通事故分别占4%、67%、24% 。驾驶人的因素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为做好道路交通事故预防,陶瓷营销企业要做好员工(尤其是驾驶人)的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交通安全的宣传要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进行,不但要宣讲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安全驾驶的经验技巧,更要对员工开展血淋淋的交通案例教育,让员工了解交通事故的惨烈后果,知晓交通安全对个人、对家庭的重要意义,交通安全教育从心出发,让员工“知之深切,方能行之自觉”。
案例四 出差住宿酒店夜间突发疾病死亡事故
某员工入职销售公司后,担任业务经理一职。一年后,在公司的安排下,去外地参加公司组织的商务会议,入住某酒店。次日早上8:00左右,该员工同室同事发现其身体异常后,拨打120救护车,待120救护车8:35分赶往现场时发现已经死亡,病历内容显示“死因不明”。当地公安分局出具《居民死亡医学证明(诊断)书》,注明其死亡原因为“排除暴力打击致死”。
【评析】
随着工作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普遍感觉工作压力加大,身心紧张程度增加,因心脑血管或其他疾病猝死的案例时有发生。据有关部门统计,发生的该类突发疾病事故中,40岁以上男性所占的比例约占90% ,病因多是与心、脑血管疾病及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血脂异常等慢性病密切相关。
陶瓷营销企业不仅要关心员工销售业绩、人身安全,也要关心员工健康。要逐步建立健全员工健康管理体系;加强员工健康教育,不断提高健康高风险员工对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的认知,提高员工对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判断准确性和事故发生后的现场急救的成功率;同时,要重点关注40岁以上员工的健康情况,在加强健康生活方式宣传、促使其提高防病知识和意识的基础上,倡导每个员工制定自己年度健康体检方案,及时监测自身健康情况,保持良好的身体健康水平。
案例五 工作期间因私事外出导致交通意外事故
某员工驾车随销售总经理来到深圳,将总经理送到客户处后,总经理让他将车开到一家宾馆休息,下午6时再去接自己。由于等候时间长达10个小时,该员工便瞒着老总开车到市区游玩,将车开到城乡结合处时,与一辆大型客车发生碰撞而受伤。这次负伤,该员工不仅花去11万余元医疗费,还落下9级伤残。
【评析】
员工差旅途中要严格遵守公司的规定,按计划预定的时间、区域、路线、开展相关工作,若临时改变,必须及时向上级汇报。
因公出差期间,公司员工不能利用工作之便,利用公司资源从事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否则作为一个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此造成的意外事故和责任要由当事人自己承担。
陶瓷营销企业要向员工宣讲出差期间的工作纪律,引导员工自觉做到公私分明、严于律己、踏实做人。
案例六 业务员业务接待过量饮酒伤害
某员工作为公司的销售部经理,经常有接待应酬,而且免不了喝酒。“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经销商老板的邀约总不好推掉。”前不久,销售总经理来到他办公室对他说:“今天下午下班后,有个重要接待任务,你得来陪一下。”饭桌上,几杯白酒下来,已明显感到不适,但客户仍在兴头上,销售总经理也不停的劝酒,不好拂他们的面子,该员工也就继续陪着喝。七、八两高度白酒下去,整个人晕乎乎的,肚子里也开始一阵阵绞痛,最后,回到家打算休息,突然开始呕吐,还有血,这才知道情况不妙,在家人的陪同下马上赶往医院。经过一番检查,确诊是胃出血,随后该员工入院治疗,共花费一万多。
【评析】
酒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各类活动中喝酒成为人们之间常见的交流方式,但因过度饮酒导致受伤或死亡的案例也常见诸于报端。
共同饮酒,无论是什么缘由,首先是一种共识与认同的情谊行为,是一种相约与合意的活动。正常的共同饮酒行为属于道德调整的范围,但是共同饮酒过程中一旦出现伤亡情形必将使情谊行为的道德问题上升至法律层面的侵权责任赔偿问题。
饮酒有可能导致饮酒人身体控制能力减弱、生命健康受损。共同饮酒过程中,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要强行劝酒,强迫饮酒、恶意劝酒是对共饮人生命健康权的直接侵害,与损害后果有直接因果关系,需承担侵权责任。在共饮人处于明显醉酒状态(如控制能力减弱、语无伦次等),出现酗酒、醉酒或者其他不良反应后应当立即提醒、劝阻已经进入兴奋状态的共饮人停止酗酒。对于醉酒甚至可能危及其生命的共饮人,应当给予最大限度扶助关照,应当亲自照顾将其及时护送至家中亲友照管或者护送至医院救治,并妥善保管好共饮人身上财物;对于醉酒人要驾驶车辆的,其他人应当劝阻,酒后驾车极易导致交通事故,这时如果共饮人未加劝阻则有可能承担相应的责任。
陶瓷营销企业要关注到员工饮酒的安全与健康,开展必要的教育培训,让员工了解过度饮酒存在的健康安全隐患与可能的法律风险,引导员工适量健康饮酒,倡导文明接待新风。
营销人员的业绩对陶瓷营销企业至关重要,企业在提升他们业务能力的同时,也要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确保他们的安全和健康。陶瓷营销企业要按照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要求开展安全组织建设、安全教育培训等各项工作,引导管理人员和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健康观念,结合企业经营实际,创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安全管理文化,从而实现企业的长治久安,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