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改天地

清远基地实行系列技改措施控本提效

清远基地因产品更新迭代,产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为适应现代仿古砖新产品系列生产需要,减少资源浪费,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提升生产效率,加快基地自动化作业进程,分别对基地3#釉线设备技术进行了升级改造,更新了出口打托方法以满足新产品包装需要,技改400*800自动打包线,降低员工工作强度,以系列技改方式提效降本,促进基地生产有序进行。 

3#釉线技改

清远基地3#釉线设备技术升级改造,在原设备基础上新增加3台喷墨设备,并对部分釉线设施进行改进。对于3#釉线的技改工作,基地领导高度重视,基地生产副厂长韩清桂对技改的方案、技术指数、关键因数多次进行慎重审核,并对工程进度、质量等方面提出严格要求,要求机电、机修等相关部门全力配合此次技改工程;烧成车间经理陈如财成立技改工作小组,在保持车间生产常态运行下,坚守技改一线指导作业,定期对工程进度和质量进行检验;釉线一车间技术员、机修班长等骨干力量不遗余力提供援助。

3#釉线技改是交叉作业,技改的同时既要确保4#釉线常态运行(在出口和入口等部分线架是交叉共用),又要对之前的喷墨设备进行移动,对新建喷墨设备进行基建时间紧、任务重人员少、交叉作业点多、安全隐患不确定因素繁杂,面对以上种种困难,烧成车间全力克服,充分利用一切力量和资源,采取措施,群策群力,努力做好技改攻关项目,通过一系列措施的落实,3#线技改工程稳中有序进行。

技改后的3#釉线,同时可以满足不同规格现代仿古系列产品需求,在工艺改进、产品迭代升级、技术操作、品质管理等方面都有较大的飞跃。

成品车间更新出口打托手法

因产品的迭代升级,清远基地现有的出口木托规格已不能满足新产品的打托要求(之前的出口木托是定向产品规格),如果继续使用之前的木托进行包装打托,可能会出现成品下陷、托体变形等质量问题。但如若现有木托闲置,便会造成资源浪费(库存现有1500个,金额约10多万元),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经多次试验,成品车间决定更换打包操作手法,尽可能减少资源浪费,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经过更新后的出口打托手法,根据产品规格不同,采用不同的打包手法,并在间隙较大的位置加放60*2*2CM的木方,固定打包。这样,既不影响成品砖跺的整体美观,又不影响产品包装质量,有效实现“节支增效”的目的。

400*800自动打包线技改

随着清远基地生产规模逐渐扩大,这给产品终端工序(捡砖打包)带来较大的压力,因基地400*800产品全部靠人工捡砖和打包,生产效率较低,员工劳动强度大、不安全因素高。为提高基地自动化作业水平,清远基地决定于7月份在产品打包终端安装400*800自动打包生产线。为早日完成400*800自动打包机技改工程,基地设备部在厂部领导协调下,与协源模具厂共同研制技改方案,把从四川基地调运的自动打包机进行技术改进,7月中旬安装到品管部捡砖线,通过不断的调试检测、试运行终于7月20日完成了400*800自动捡砖机安装改造并投入使用,这有效提高了新产品生产效率,提升了基地自动化作业水平。

清远基地 贾学良